鲁驭不咸不淡道:“挑衅君威,总要有人承受。”
“眼下各地百姓们,是有怒有怨也有恨,却没人再敢开口。”齐博明摇首哼笑道。
鲁驭没说话。
齐博明看向他,“如今流言已散,鲁大人,接下来要如何做?”
鲁驭却是道:“不用了。我要的结果,已经达成。”
“大人何意?”齐博明虽有猜测,也还是面带疑惑问道。
鲁驭也好心地为他解释:“陛下如此做,只会更加把那女人逼上绝路。人的心中一旦留下了恐惧、厌恶、愤恨,那么无论她做再多好事,这些情绪也不会消失。她此后若走错一步,或者得到的权势地位再大,激起的民愤只会更加猛烈。”
他转眼看向假山顶上那一帘小瀑布,继续道:“到时候,不用我们做什么,等待她的只会是万劫不复。”
“原来如此。”齐博明笑着奉承:“大人英明。”
让我忍痛割爱?
流言渐消,刘彻也将全部重心放在了眼前即将再起的战事上。
六月底,刘彻在朝会上宣布,半个月以后,由霍去病和李广各带领一支军队前往河西,相互策应,一举驱逐河西剩余匈奴势力,彻底拿下整片河西之地。
时间紧迫,朝廷上下再次为战事而忙碌起来。
霍去病回到长安以后,被沈乐妮逼着待在家中休养了好几日,才回到军营之中。因为知道还有一场战事等着他,所以他也日日待在军营里,为河西最后一役操练出一批将士。
而沈乐妮亦是全心扑在了军训之事上,可怜两人虽然成了情侣,但除了在朝堂上,私底下别说谈情说爱,就连见面说几句话的时间也挤不出多少。
眼下军训已经过了两个月,该教的内容沈乐妮都已反反复复教了好几遍,虽然系统说此次评判标准会下降,但她还是不敢掉以轻心,生怕她不在时有人会偷懒懈怠,导致本来就不规范的动作错的更为离谱。毕竟卫青要管一万人,难免有所疏漏,所以她仍旧按照标准来要求将士们。
等到将士们都能达到她的要求后,沈乐妮总算是可以松口气,抽出些时间去做别的事。
这一日下午,她来到军营,等着霍去病空闲下来时找到了他。
霍去病看到突然出现的她一挑眉:“你不是在忙着军训吗,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?”
“忙了两个月,也该休息一下喘口气了。”沈乐妮睨他一眼,叮嘱道:“我知道马上又要出征,你肯定很忙,但是还是要注意歇息。”
“我知道,怎么跟我娘一样啰嗦……”霍去病没忍住当着沈乐妮的面蛐蛐了出来。
躺在家的那几日,母亲上门来看他,得知他竟受过伤后,便经常给他送补品来。回到军营后,也是隔三差五就差人给他送补身体的,叮嘱他注意身子。霍去病无奈,却不能推拒母亲的这一番爱子之心,因而被下属们私底下打趣说他打这场仗把身体给打虚了。
霍去病咬牙切齿,当日给他们加练了两个时辰,这才堵了他们的嘴。
好不容易等到母亲放下心来不再让人送东西,前脚刚走一位,后脚又来一位。霍去病只觉舌尖上还缠绕着那些药膳的寡淡味道,久久不绝。
沈乐妮眼眸危险地眯起:“我啰嗦?”
霍去病自知失言,火速找补:“没有没有!我怎会嫌你啰嗦?你能百忙之中抽出些空来看我,我高兴都来不及。”他笑嘻嘻说完,又连忙转移话题道:“话说你来寻我应该不止是关心我一下吧,是有什么事?”
沈乐妮本就没在意这些玩笑之话,言归正传后,她看了眼这大帐,对霍去病道:“还是找一处开阔的无人之地说吧。”
言下之意,这件事很
重要。
霍去病点头,带着她来到一处训练场地,眼下这里没人,四下视线无阻,若有谁接近一眼便能看到。
“此处开阔,你可以尽情说。”霍去病面对着沈乐妮道。
出征在即,此次沈乐妮来,便是要把公孙敖迷路一事告诉他的。至于为什么不在一早回到长安时就告诉霍去病,是因为沈乐妮知道临阵换将乃是大忌,想必刘彻和百官早已确定好了出征人选,再换人的话还要考虑许多地方。
何况既然选定公孙敖,必然因为他是最合适的。公孙敖想必早已和军队磨合过,对练过排兵布阵,上下级之间已经相互熟悉。若是贸然换了人,兵将不熟,乃是极为危险之事,要是还换了一个不会打仗的人,对于军队来说就是致命的,指不定反而还要霍去病去救他们。
几番思量下,沈乐妮选择临近出征时告诉霍去病,只告诉他一人,一来说得早怕霍去病长久忧心影响操练,二来不告诉刘彻他们是免得动摇人心。
只要霍去病介时提醒一下公孙敖,给他一个能识路的人,免得他迷路即可。
“我要说的,是一件关于此次战事的事情。”
霍去病眸光一动。
他知道沈乐妮这话的意思,是要透露一些尚未
好版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