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好版主>情欲小说>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>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1节
阅读设置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391节(2 / 3)

度,什么样的兵需要退役,退役后如何安置,都需要考虑到。”

&esp;&esp;“否则,让这些人流入民间,后果会很严重。”

&esp;&esp;第272章 团队力量

&esp;&esp;听完徐达的分析,陈景恪暗暗点头。

&esp;&esp;能做到军方第一人的,果然不是那种只会打仗不懂政治的人。

&esp;&esp;朱元璋看了看众人,说道:“天德的分析很透彻也很全面,诸位可还有什么要补充的?”

&esp;&esp;众人都摇摇头,让他们补充意见,那不是强人所难吗。

&esp;&esp;术业有专攻,让他们讨论打仗问题,他们一个比一个有想法。

&esp;&esp;可制定国家政策,是真的超出他们的能力范围了。

&esp;&esp;陈景恪将一切看在眼里,心中不禁叹息。

&esp;&esp;这就是朱元璋团队的短板,出身是真的限制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。

&esp;&esp;这里不是歧视出身,而是说系统的教育很重要。

&esp;&esp;数一数之前大一统王朝的创业团队,核心班底基本都是世代公卿的权贵构成。

&esp;&esp;刘邦的团队里面,也有大量出身六国贵族公卿的成员,比如张良就是韩国贵族之后。

&esp;&esp;刘秀的团队就更不用提了,就是豪族世家组成的。

&esp;&esp;晋朝司马氏、隋唐杨李、宋朝赵家,都是世家大族出身。

&esp;&esp;他们的团队核心,也同样都是高门大户出身。

&esp;&esp;这些人家学渊源,从小接受系统培养,对治理国家有着全面的了解。

&esp;&esp;新朝建立之后,他们能迅速的制定一套可行的制度。

&esp;&esp;明朝的开国团队,那是真正草根出身。

&esp;&esp;徐达、常遇春、冯胜、傅有德这些人有天赋吗?

&esp;&esp;肯定是有的,还都是人中翘楚。

&esp;&esp;可他们大多都是成年之后,才有机会参加学习。

&esp;&esp;而且学的还都是行军打仗方面的知识,对国家制度方面属实无能为力。

&esp;&esp;文官集团倒是有不少这方面的人才,比如明初的基本制度就是李善长制定的。

&esp;&esp;但李善长失之于狭隘,无法正视自己的错误。

&esp;&esp;这种人是无法长期执掌国家的。

&esp;&esp;更何况,他也只是读过书,同样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官僚教育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将担子交给了胡惟庸,期望他能做出一番成绩。

&esp;&esp;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。

&esp;&esp;从此朱元璋对文官集团彻底失去了信任。

&esp;&esp;他信任的人没有这方面的能力,有这方面能力的人他不敢相信。

&esp;&esp;问题就尬住了。

&esp;&esp;到了这个时候,他只能靠自己。

&esp;&esp;人不是万能的,靠朱元璋一个人,是不可能完成一个国家的制度建设的。

&esp;&esp;其实还有一类人可以依靠,那就是继承人。

&esp;&esp;一代人解决不了问题,那就两代人三代人去解决。

&esp;&esp;刘邦留下了很多制度漏洞,文景二帝帮他修补完善了。

&esp;&esp;刘秀的不足,有明章二帝给他兜底。

&esp;&esp;李渊有李世民李治接续政策。

&esp;&esp;就算是宋朝,赵大赵二之后也有真宗仁宗英宗三个帝王,给他们擦屁股。

&esp;&esp;朱元璋呢?

&esp;&esp;更让人无奈的来了,他的继承人方面也出了问题。

&esp;&esp;倾心培养的朱标英年早逝,朱允炆主打一个叛逆。

&esp;&esp;朱棣的军事能力毋庸置疑,但别的方面真不提也罢。

&esp;&esp;大明的制度直到仁宣时期才初步固定下来。

&esp;&esp;是固定下来而不是完善。

&esp;&esp;这就意味着,即便是有漏洞的政策,也同样被继承使用了。

&esp;&esp;从这个角度来看,就能体会到朱元璋的无奈。

&esp;&esp;眼下的情形,就是他无奈的印证。

&esp;&esp;陈景恪要开讲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好版主